欢迎进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010-63305665

综合部

当前位置:首页 > 陶瓷集群

德华白瓷——描绘中国白里的方圆天地

发表于:2018-12-11


德化瓷以“中国白”闻名于世,茶具瓷更是占据了中国茶具市场份额80%以上,一大批企业家和陶瓷匠人专注于茶具设计与制作。德化茶具瓷以匠心匠意为中国白赋形增色,塑造了茶具里的方圆天地,并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全球政党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中登场点缀。


1.jpg


 新型茶具层出不穷


茶具作为传统日用品,消耗速度快、内容要求简单,因此求快求量的流水线产品在市面上并不少见。而在德化,致力创作高端精品茶具产品的企业亦不在少数,德化成艺陶瓷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家。


成艺陶瓷在“生活艺术家”宗旨的引导下,通过数个大系列与几类茶具的结合,为饮茶人创造惬意舒适的氛围感。从传统的盖碗、茶壶、功夫茶具,到时下流行的养生壶、煮茶壶,各式各样的茶器都能在成艺展厅里见到。如经典的畅销系列“花好月圆”,不仅色泽时尚,造型也非常独特,将茶托设计为花瓣,盖碗设计为花心,花团锦簇的小茶杯摆成一圈,正好拼成一朵瓷花。


茶具不仅要实用,外形外观也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成艺陶瓷非常注重用户体验与氛围营造,为茶具设计情境,让饮茶人能从理性选择和感性体验中,定位到最适合自己的茶具。这种个性化设计的极致是成艺陶瓷与著名设计师王歌林合作的85款原创“有幸壶”,这85件费时多年的产品,其中每一把壶的器型设计都被赋予独特的创作,合传统与时尚为一体。以壶盖为例,有大小比例较夸张的“失衡”型,亦有精雕细琢的“精致型”;对壶身的创作,则称得上千奇百怪,有棱角分明的方形,也有圆润饱满的椭圆形。在古典与现代的碰撞中,让饮茶人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故事。


同样追求将茶具瓷做到极致的聚德艺瓷,则另有门道。德化瓷的“白”千年流传,聚德艺瓷的曾逸腾在传统配方当中反复探索创新,推出玉脂白色的“瓷言玉语”系列,其材料质感似玉非玉,洁净典雅,饮茶时能衬托茶汤的淡色,更增添清逸的意境。在羊脂白的杯身上以工笔画点缀则是聚德艺瓷的另一法门。如“一带一路”系列,将“路”的意象与其谐音的动物形象“鹿”巧妙结合,以传统典故的美意表达中国梦的雄健飞跃,紧扣时代主题。于此之外,聚德更追求将白瓷之“白”发挥到极致,设计出多款质感厚重的手拉胚茶杯,并且计划在近期投入量产。众所周知,手拉胚成本高、成品率低,因而这在德化是一大创举。


力促茶具产业升级


不仅是陶瓷企业,许多年轻的手工艺人也在寻求茶具的创新之法。

 

在德化陶缘茗工作室内,一款刻画了百家姓的私人订制茶杯是青年瓷艺家张节成今年的新作。张节成介绍,这些杯子有的是利用传统手写书法来表现,有的是以激光的方式,刻在杯子上,这些个性杯子深受消费者喜爱。没有创新就缺乏活力,就没有市场。铺天盖地的白瓷杯容易引起审美疲劳,而百家姓茶杯则因为有了文化的注入而逐渐被现代人接受。


同样把雕刻应用到茶杯上的还有曜窑洪健鹏。来到曜窑,见到“非白玉犹胜白玉”的手雕白瓷,握在手上,质感莹润,让人爱不释手。洪健鹏早年从事木雕制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德化,被德化的白瓷吸引,便在德化拜师,学习陶瓷制作工艺,并将木雕技法引入陶瓷作品创作当中。洪健鹏表示,他希望白瓷工艺能够以日常器皿的形式进入一般人的生活当中,而不再是博物馆中的艺术品。于是他以雅集一身的茶盏为载体,将两种传统工艺融合。洪健鹏说,将木雕技法“嫁接”到陶瓷的烧制技艺上,将这两种工艺相结合,制作的瓷器产品具有浮雕效果,尤其手拉坯工艺传承千年,现代机器压制仍无法取代传统手工,手工的制作和作者有着千丝万缕的感情联系,因此可以让人感受到产品的温度。


近年来,德化县依托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和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等产业发展基础,通过实施市场细分和差异发展战略,着力在专业、品质、特色上发力,推动陶瓷茶具产业发展。目前德化陶瓷茶具企业1200多家,茶具产量占全国陶瓷茶具市场份额80%以上,荣获中国茶具之乡、福建省第一批特色小镇“瓷都茶具小镇”称号。今年,德化提出了未来五年实现500亿元产值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德化推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其中,力促茶具产业升级,使之成为德化陶瓷产业的新增长极是今年的主打戏。


从往茶壶内注水开始,茶香的氤氲四溢;单手执壶不论壶柄的光滑或粗糙,握住的是所有喝茶人的期待;专注在泡茶的那一刻,心透过眼神凝视着茶器并静静地等待;出汤时充满力度的水线,在茶海中激荡回响;最终啜饮的是一杯淬炼过且沁透心脾的甘露。每一次执壶行茶,都是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全开下学习的契机。秉承着“生活艺术家”的宗旨,德华白瓷持续砥砺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行业聚焦

更多

  • 福建建博会 | 刘挺:创造出陶瓷行业的“晋江经验” 3月18日,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晋江市建材陶瓷行业协会承办、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等单位协办的第七届中国(晋江)国际家装建材博览会暨2025福建建博会在晋江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刘挺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出席开幕式。晋江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明元出席并致辞。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越申、副理事长侯文全出席开幕式。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刘挺理事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刘挺理事长表示,晋江是福建建筑陶瓷的主产地,是一座镌刻着“陶瓷基因”的城市,晋江磁灶是中国轻工联和中陶协共同授予的“中国陶瓷名镇”。2024年福建省陶瓷砖产量21.4亿平米,卫生瓷6.7亿件,分别占全国的26.2%和40.2%。福建建博会不仅是展示创新成果、促进商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产业链融合、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纽带。 本届展会以“跨越·共赢”为主题,以产业为基、以创新为翼,从直采基地的生态聚合到AI技术的营销破局,从国补政策的消费激活到设计美学的文化输出,全面展现建陶产业的活力与潜力。本土龙头企业、拳头产品悉数到场。包括祥达、广达、贝雅特、豪山、万利、盈溪幕墙及生态地铺石,联兴、丹豪、泉隆仿古砖,七彩外墙罗马柱、华泰陶板、宏华薄板、德顺花砖、美胜西瓦、山美马赛克泳池砖、佐苗手工砖等。名企优品同台亮相,展现了福建产区在产品差异化创新上的强大活力。 刘挺理事长表示,刚刚胜利闭幕的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团组发表的重要讲话,阐明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提振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会议特别强调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综合施策,激发各方面的内需潜力;会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要让人工智能尽可能在工业终端应用,赋能产业发展。陶瓷行业要深入学习、深刻把握两会精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全行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刘挺理事长对博览会的发展提五点希望:——作为全国建材家居行业的开年第一展,希望本届展会创新产品的展示模式,带动行业设计水平的整体提升,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激活消费潜能。——希望展会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的展示,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的普及,让“中国智造”成为全球陶瓷行业的标杆。——希望绿色产品的展示,推动清洁能源的普及和陶瓷资源的综合利用,构建绿色产业链,绘就可持续发展蓝图。——希望参展企业把握好商机,拓展全球市场,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渠道建设,实现“晋品出海”,让中国陶瓷品牌走向世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一如既往支持晋江陶瓷发展,希望晋江陶瓷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创新路、开新局,创造出陶瓷行业的“晋江经验”。刘挺理事长在场馆中走访了中国白·德化馆、中国工陶集团展位、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万利集团等展位。 本届博览会规模超30万㎡,其中晋江国际会展中心主展馆展览面积2万㎡,国际标准展位916个。设立陶瓷展区、配套产业展区、古建展区等三大主体展区,设置优品出海服务区、建材“焕”新馆、晋江陶瓷特色产品馆、磁灶陶瓷品牌生活馆等特色主题展区。 未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决策部署,深化与福建省及晋江市的战略协作,推动陶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全国各陶瓷产区政府、协会、企业、经销商、采购商等5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详情】

行业动态

更多

  •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中国陶瓷工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陶瓷产区行业协会、工(经)信委(局)、会员企业: 为推动我国陶瓷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的建设,促进陶瓷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按照《中国陶瓷工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经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度中国陶瓷工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请各单位结合行业实际,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积极申报,有关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各会员企业要按照《中国陶瓷工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中规定的基本条件、工作程序等要求进行申报,申报材料清单详见附件2。 二、申报时间 本年度实行集中一次申报,请各陶瓷产区行业协会、工(经)信委(局)于2025年5月31日前将推荐单位的申报材料一式两份(纸质及电子版)报送中陶协科技与信息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企业于5月31日前可直接报送至中陶协科技与信息部。 三、评价认定 中陶协将在专家评审基础上,认定2025年度中国陶瓷工业工业设计中心,并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有关部署择优推荐申报中国轻工业工业设计中心。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科技与信息部 联系人:白永乐 联系电话:18310783580 邮 箱:baiyongle@www.sdmpr.com 附件1:中国陶瓷工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pdf 附件2:申报材料清单.doc 附件3:中国陶瓷工业工业设计中心申 请表(企业工业设计中心).doc 附件4:中国陶瓷工业设计中心申请表(工业设计企业).doc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25年3月17日 【详情】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业服务部:010-63305033  培训部:010-63305398  科技信息部:010-63305626  展览部:010-633057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019室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55412号-1